查看原文
其他

英国大罢工,他们根本没资格走上街头

张是之 张是之的字留地 2023-04-12

★ 关注防失联 → 右上角 → 设为星标 ★


文丨张是之

01

当地时间2月1日,英国教师、铁路职工、公交车司机等多个领域的从业者,汇成50万大军走上街头举行罢工。
据英国工会的统计,这是201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罢工,参与罢工的人员总数预计为50万,其中还包括来自124个政府部门约10万名公务员。
罢工队伍中,教师群体人数最多,约达30万人。
英国《每日邮报》称,约有23000所公立学校被迫关闭或部分关闭,超过700万名学生无法上课。
而从2月6日开始,因劳资纠纷升级,英国医疗工作者也开始罢工,救护车工作人员、护理人员、急救中心人员和其他医疗工作者参与其中,而这也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家公共医疗系统罢工。
各行各业此起彼伏的罢工狂潮,导致教育、铁路、医疗等公共服务受到严重影响,几乎让英国陷入停摆。
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,英国这次50万人参与的罢工大潮中,有10万名公务员,30万名教师,还有很多医护人员。
他们大部分都属于英国“体制内”的公职人员,其工作性质和私营企业性质完全不同。他们的工作,本质上都是由纳税人供养。
私营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是自由合作关系,而公职人员的工作,从税收角度看就存在强制性。
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共识,是责、权、利的对等。既然税收是强制的,那么由税收供养的公职人员提供的服务,也必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。
简单说就是,英国这些公职人员,压根就没有权利参与罢工,更没有资格走上街头。私营企业雇员可以,你公职人员不可以。

02

冤有头债有主,通货膨胀和经济萎靡的根源在于英国政府的无能,而不是英国纳税人的原因。
你作为公职人员,不能一边拿着纳税人的钱,一边却拒绝为纳税人提供服务,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。
另外,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NHS(National Health Service),平时就没有把工作做好,英国民众早已对其有诸多不满,这个时候还有脸出来闹罢工,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、令人不解。
NHS成立于1948年,当时英国正式通过并颁布《国家卫生服务法案》(National Health Service Act),对所有医疗机构实行国有化,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身份都划为国家卫生工作人员,国家采用中央集权制方式,以提供公共基本医疗保健服务,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《国家卫生服务制度》。
NHS是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代表着二战后流行于欧洲的凯恩斯主义社会理想的模式之一。
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·贝弗里奇,在对德国的社会福利进行了专门的考察与研究后,制定了英国的社会福利政策,称为《贝弗里奇报告》。
他的核心原则是把社会福利作为一项社会制度确定下来,把救济贫民的“选择性”原则,变成了“普遍性”原则,强制有收入的英国公民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,按全国统一的标准缴纳保险费,按统一的标准享受有关福利,整个福利系统实行全国统一管理。
今天很多人推崇英国NHS模式,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其“免费”二字。英国人自己也把NHS作为国家的形象代表,认为是英国的骄傲。
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,英国人把上百张病床搬到体育场中央,1200名医生和护士摆出“NHS”三个字幕,向全世界展示他们引以为豪的免费医疗。
当时的现场效果很是轰动,而全民免费医疗的理念也在英国深入人心。

03

但是我们都知道,这里所谓的“免费”并不是真的免费。可以说,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免费医疗。
无论是谁生病治疗,医疗费用总要有人来支付。NHS所谓的“免费医疗”,只不过是把原来患者的“直接支付”,通过政府的税收变成了“转移支付”。
结果这一转移支付,就必须相应地成立各种管理机构。NHS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公立医疗系统,雇员达到了150多万,医生、护士等群体的工资都是由政府支付。实际上,NHS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纳税人的巨大负担。
原来医疗费用患者自己买单,现在变成了国家税收买单,但是缴税的人依然是患者自己。所以本质上,“免费医疗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,而且是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自欺欺人、自我感动。
更糟糕的是,转移支付所造成的“免费”假象,还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。
其中最直接的后果之一便是,因为失去了价格信号的引导,人们无法通过价格来表达真实的需求,造成了信息失真。
比如救护车的数量和人力都是有限的,如果不能用价格信号来传递紧急程度,那么人们就会倾向于夸大自己的病情,结果就导致那些真正急需救护车的人,不得不排队等候。而延长了等候时间,往往也就会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。
2022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(NHS)一项数据显示,心脏病发作患者和中风患者等待救护车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59分钟。
不仅等待救护车是这样,就是等待其他治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。
根据NHS最新公布的数据,2022年7月,680万名患者在等待住院治疗的名单上,每20人中就有1人等待时间超过一年。
《卫报》还注意到,在680万人中,约267万人已经等待了超过18周,这是关节置换、疝气修复或白内障摘除等手术的假定最长等待时间。有的人因为等不到及时救治,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去国外治疗。
很明显,免费并不值得期待。NHS“免费”所造成的问题,恐怕比它解决的问题更多。
而罢工也不会改变经济规律,真正解决罢工者的那些问题,是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,回到市场轨道上,按经济规律来办事,而不是按照看似美好的愿望去强迫别人改变。

04

国人对待欧美人士罢工的态度,多少有那么一点矛盾。
一方面,有人会觉得他们能够通过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利,是一种进步,而这恰恰是我们没有的。而且听说这些参与罢工的人,罢工期间也不应影响收入,他们甚至还会有些羡慕。
但是另一方面,他们心里也很清楚,这种大规模的罢工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,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自己的收入。
这种矛盾心理的根源,其实还是在于对经济规律的不熟悉。在他们的观念中,总以为欧美今天众多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和高福利是“斗争”出来的,是工会“努力”的结果。
所以他们用一种历史的惯性思维认为,这种罢工还会继续给罢工的参与者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福利。
很显然,这种观念是错误的。欧美等部分国家之所以今天能处于发达国家行列,归根结底,是自由市场得以发展,资本得以积累的结果。
今天的英国还能经得起折腾,也主要是因为“家底”还比较厚实,前面几代人经济发展积累的财富,还可以让他们嚯嚯一阵子。
正所谓“崽卖爷田不心疼”,他们对消耗这些不是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完全没有感知和认识。
然而事实上,今天的英国,经济基本面已经完全不是从前的英国。
英国最近这几年除了通胀数据在上升,其他多项经济数据都在下降。就在去年9月,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被印度取代。
1月31日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认为,英国将是今年唯一陷入衰退的主要经济体。
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无论工会再怎么“努力”和“斗争”,恐怕也只会添乱。
罢工既不会让经济基本面变得更好,也不会给工会会员处境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善。
左手已经通过税收机构把纳税人的钱掏了出来,身体却拒绝为纳税人服务,同时右手却继续跟政府要福利、要待遇,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。
就这副嘴脸和德行,恐怕国内那些对他们还抱有一点羡慕神色的人们,在看清楚之后也会表示不屑。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,他们可能早就被唾沫星子淹死了。
经济发展放缓,人们就会不满,在市场上赚不到钱,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其他手段来“要钱”。
这个规律其实在哪个国家都是这样,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倒是没有出现大规模罢工的情况,但在经济发展遇到阻力的九十年代,抢劫盗窃曾经一度十分猖獗。
这种情况在经济增速上来之后迅速得到改善,当人们发现在市场上赚钱比抢劫盗窃更快、更安全的时候,自然会放弃高风险低收益的选项。
所以,对于英国罢工,我们完全不必对他们争取权利和利益的方式有任何羡慕或者理解。
我们应该清醒看到的是,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。
通过经济发展,人们在市场上通过交易来提高收入才是可持续之道,罢工跟政府要待遇,永远都是歪门邪道。
2023年02月19日,本文首发《南方周末》,略有改动。
——————

题图:Claude Monet

上一篇:手机销量连年下滑,哦们为什么不愿意换手机了?
推荐一下亮叔的新书《给孩子的极简经济学课》。亮叔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一件事,给孩子这一本经济学书籍。书从我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切入,分析了其中的经济学原理。薄薄的一本,很适合孩子的轻阅读。扫码即可购买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